廣東致死多人小蟲:叮你時不能打死它
5月27日,根據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蔡松武主任醫師提供專業指導,“廣東疾控”微信號發布了一篇大家端午小長假出行的必備文章。據這篇超實用的文章介紹,每年6—9月是蜱蟲的高峰期,旅游及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蜱蟲,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螨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會造成刺傷處的發炎。蜱蟲喜歡蟄伏于草叢、森林、灌木叢等地帶,或寄宿于牲畜等動物皮毛間。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蜱蟲有吸血的習性,被蜱蟲吸血的部位會局部充血、水腫。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血后,體型會增大至幾倍或幾十倍不止。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萬一蜱蟲攜帶了致病性微生物,還可以通過叮咬傳播給人類,可能使人患: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巴貝斯蟲病、泰勒蟲病、落基山斑疹熱等81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即便蜱蟲沒有攜帶致病性微生物,被它叮咬后,一旦拔除不當而讓它的口器折斷在皮膚里,也可能出現皮膚感染。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現在正是蜱蟲活躍的季節,休假出游,勿必要穿長袖衣服及長褲,穿可遮蓋整個足部的鞋子,不要穿拖鞋或涼鞋,把褲腳塞進襪子或長靴里以防蜱蟲接觸到皮膚。同時,也要在裸露皮膚及衣物上涂抹含有避蚊胺的驅蚊水(但不建議2歲以下的幼兒使用),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游玩時,要避免穿過樹叢或草叢,不要觸碰路邊的植物。避免在樹叢、草叢或潮濕陰暗的地方歇息。當然,也不要把衣物掛在樹叢或草叢上,不要喂食野生或流浪動物。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回家后,也要查看身體和衣物,清理依附的蜱蟲。用肥皂淋浴和清洗衣物,檢查和清潔隨行寵物的身體。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如果被蜱蟲叮咬,選擇將它打死或者用手拔出,它的口器就會很容易折斷在人的皮膚組織內,引發皮膚感染!所以,一定要選擇正確拔除蜱蟲的方法??梢杂描囎踊蚣忏Q子貼近皮膚并夾牢蜱的頭部,然后慢慢施壓把蜱拉出。在移除蜱時要小心不要把蜱捏碎或扭斷,因為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沾染到受感染的蜱的組織碎屑或糞便,也有機會受感染。在移除蜱后,要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并用肥皂及時洗手。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廣東疾控溫馨提醒市民,被蜱蟲叮咬后要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癥狀,要及時就診,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根據廣州公共頻道報道,5月23日,佛山一女子馮某下田種菜時,被蟲咬傷了腹部右側的位置,回家后感到不適。第二日,馮某到南海區醫院就診后,病情仍不見好轉,甚至更為嚴重。再次住院治療時,器官已經開始衰竭惡化。5月31日早上,馮某不幸身亡。在家屬提供的死亡證明書上,記者見到死亡原因一欄寫著,重癥恙蟲病,多臟器功能衰竭。圖為馮某家人接受采訪畫面。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5月24日,據梅州電視臺報道,湯阿婆今年70歲,到地里砍柴時,胸口被蟲子咬出了一個小紅疙瘩。被咬的第二天,湯阿婆就開始反復發燒。起初,以為是普通的感冒發燒,送往醫院檢查,才知是被恙蟲咬了。原來把湯阿婆咬進醫院的是恙螨幼蟲。這種小蟲子特別小,肉眼很難看清,可一旦被咬后,極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圖為湯阿婆住院治療。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據長期從事農業昆蟲和農業螨類研究的華南農業大學昆蟲系吳教授介紹,珠三角地帶較為活躍的昆蟲種類繁多,對人體可能造成影響、傷害的大概可分成四類:毒蛾科、獵蝽科、恙螨科、蜱螨亞綱寄螨目的1亞目,這些通稱為蜱。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華南地區常見的恙蟲種類有地里紅恙螨、紅恙螨和印度真棒螨等。恙螨傳播的病原體為東方立克次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帶有東方立克次體的幼螨爬上人體后,并不是急不可待地叮咬吸血,而是在人身上徘徊,選擇毛發少、濕度大、皮膚薄而又不易被人抓撓的部位,以口器插入上皮組織吸取淋巴液,同時將體內的病原體傳染給人。由于恙蟲病發展迅速,可能很快出現發熱并引發發心肌炎、胸膜炎、腦炎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死亡。圖為網絡資料圖。 (來自:廣東疾控微信號)
恙螨一般生長于陰暗潮濕的草叢中,如果外出游玩,應使用驅避劑涂在衣領、袖口和褲腳上,以防幼螨上身。在裸露的皮膚上抹上硫化鉀溶液,也是防止幼螨叮咬的好辦法。圖為恙蟲叮咬網絡資料圖。
- 上一篇:巴西政府將投入500萬劑寨卡病毒試劑“備戰”奧運會! 2016/6/12
- 下一篇:深圳羅湖海關截獲可致命病原體李斯特菌 201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