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今年已現兩例本地登革熱病例
羊城晚報訊 記者豐西西、通訊員穗衛計宣報道:記者昨天從廣州市衛計委獲悉,截至6月15日,廣州已現報告兩例本地登革熱病例,輸入病例13例。廣州市疾控部門提醒,近期雨水較多較頻,容易形成積水洼地有利于蚊媒滋生,增加登革熱的傳播風險。疾控部門呼吁街道、居民搞好衛生清潔,勤清理積水、滅蚊,降低登革熱等蟲媒傳播疾病風險。
兩例病例在越秀同一社區
據廣州市衛計委通報,6月10日,廣州市報告今年首例確診登革熱本地感染病例,12日報告第2例確診本地感染病例。記者了解到,兩例病例同屬于越秀區的某一個社區,均非重癥,感染的都屬于1型登革熱病毒。兩位患者均因高熱去看病,醫生在常規排查時發現的。其中一名患者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另一名在社區隨訪跟蹤治療。市疾控專家透露,兩名患者都過了病毒血癥期,即蚊子叮咬他們的血液后,不會“帶毒”。
至于這兩名患者是否屬于“輸入病例”轉為“本地病例”?廣州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仍待實驗室的進一步分析,目前認為兩者同源暴露的可能性大一些。而登革熱是不是已經本地化,需要專門立項研究,做一些分子生物學的分析。
廣州已進入登革熱傳播高發季
廣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科長李鐵鋼表示,出現登革熱病例與該區域此前蚊媒的活躍程度高有很大關聯,“五月的最后一周,該社區的蚊媒密度監測顯示是屬于高傳播風險區域。病例出現以后,街道居委工作人員做了大量滅蚊工作,才把傳播風險程度降為’低’級別?!?/span>
廣州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發生時間較去年(4月)晚2個月,但與歷年相比,出現時間仍較早。市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懊磕甑奈辶路荻际菑V州本地登革熱的高發季節,今年天氣炎熱,雨水多且頻,給蚊媒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外環境方面,近期東南亞、南美地區出現的登革熱病例都要比往年同期要多,且呈仍在上升的趨勢?!崩铊F鋼表示,只有做好本地的滅蚊防控,才能夠防止后期病例的大量出現。
廣州市疾控專家評估目前評估認為,廣州已經進入登革熱傳播高風險季節,未來繼續出現本地病例。人口密集、成蚊密度高的地方,還會繼續出現本地病例。
全市蚊媒不達標監測點占比超半
廣州市疾控專家表示,感染任一型別的登革熱都有可能發展成重癥,特別是有基礎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未得到及時救治就可能會發展成重癥,增加治療難度。廣州市疾控中心表示,每年廣州市醫療機構的一線醫生都接受過培訓,都可以對登革熱的可疑病例進行常規的診斷。如市民有發熱、全身肌肉酸痛,皮疹等典型癥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常規排查。
近期監測顯示,廣州市蚊媒密度持續處于較高水平,易發生蚊媒傳播傳染病。最新公布的監測數據(6月6-12日)顯示,全市共74個監測點開展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未達到蚊媒防控要求水平的監測點占比接近57%。廣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提醒廣大市民:雨季來臨,蚊子增多,請大家行動起來,“清積水、滅蚊蟲、預防登革熱”;居家安裝紗門、紗窗,睡覺使用蚊帳;清除室內外各種積水容器,花盆托盤不積水,種養的水生植物至少每5天要換水沖洗一次;戶外活動穿淺色長袖長褲衣物;適當使用驅蚊劑和殺蟲劑滅蚊;出現發熱、皮疹等不適癥狀及時就醫,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傳染播。
最新監測情況(6月6-12日)
(一)高度傳播風險蚊媒密度監測點:越秀黃花崗街、中科院工地,荔灣西村街,天河冼村街,白云黃石街,番禺中心湖公園、小谷圍街道辦事處。
(二)中度傳播風險蚊媒密度監測點:越秀黃花崗公園、先烈中81號大院、市八醫院東風院區,海珠琶洲街、南華西街,荔灣茶滘街、增埗公園和增埗綠道,白云景泰街、永平街、依云小鎮(小區),花都新華街,番禺小谷圍街,南沙南沙街、黃閣鎮,從化城郊街,增城永寧街、中新鎮、增江鎮。
(三)低度傳播風險蚊媒密度監測點:越秀六榕街、越秀公園,海珠江南中街、素社街,荔灣沖口街,白云陳田花園、托斯卡納小區,花都新雅街、獅嶺鎮、炭步鎮,番禺大龍鎮、鐘村鎮、省中醫院大學城分院,南沙欖核鎮、天后宮,增城石灘鎮、新塘鎮。
- 上一篇:高雄市出現今年首例本土日本腦炎 2016/6/16
- 下一篇:天津發現兩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2016/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