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專家:黃熱病防控面臨多重挑戰
新華社日內瓦5月10日電(記者張淼)針對非洲安哥拉、剛果(金)和烏干達暴發黃熱病疫情及病毒存在國際傳播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流行和大流行性疾病司負責人茜爾維·白里安10日表示,當前黃熱病防控面臨及時檢測應對、疫苗供應、城市環境及旅行者接種疫苗等多重挑戰。
白里安當天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行的記者會上通報說,當前非洲三國同時暴發黃熱病疫情,對這些國家的應對工作帶來巨大挑戰。中國、肯尼亞等國家也報告出現了輸入性黃熱病病例,存在黃熱病病毒廣泛傳播的風險。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安哥拉共報告2143例疑似病例,277例死亡病例;剛果(金)報告44例疑似病例,其中實驗室已確診39例;烏干達報告7例確診病例,分布在該國三個區域。
今年以來,中國衛生部門也報告多例來自安哥拉的黃熱病輸入性病例。白里安對中國蚊蟲密度高的南方地區防控形勢表示關切。她介紹說,世衛組織與中國衛生部門已討論制定防控重點,一是加強病例監測,防止病毒出現本地傳播,二是建議前往非洲的旅行者接種疫苗。
白里安說,作為蚊媒傳播疾病,黃熱病病毒與寨卡病毒一樣均主要由埃及伊蚊傳播,最有效的預防工具是接種疫苗。目前尚沒有治療黃熱病的特效療法,疾病進入毒性更強階段后,患者死亡率可達20%至50%,但良好的護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白里安認為,由于黃熱病患者的癥狀通常在感染病毒后3至6天內出現,及時檢測病毒存在難題,初始病例容易被遺漏,尤其是非洲國家缺乏良好的實驗室檢測條件。目前,安哥拉正在開展大規模的疫苗接種工作,但白里安說:“如果未來數月暴發更多疫情,疫苗供應可能會變得緊張。”
她指出,目前控制疫情還有其他難題,如暴發疫情的城市環境、民眾不重視旅行者前往該地區需接種疫苗的建議等。為此,世衛組織重申,旅行者在前往疫區前一定要接種黃熱病疫苗。
- 上一篇:美專家警告黃熱病全球風險 2016/5/11
- 下一篇:貴州檢出今年首例 輸入性瘧疾病例 2016/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