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起進入手足口病高發季
手足口病,多發于3歲或以下的兒童,而春季是手足口病高發的季節,瀘州市疾控中心疾控一科醫生常豫紅表示,四五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家長需要提高警惕。
癥狀:手足口或臀部有疹子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發的疾病,患者有低燒癥狀,在手、足、口或臀部等部位有疹子。”常豫紅談到,由于腸道病毒的種類繁多,手足口病有癥狀表現部位多,無法從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命名,只能通過發病部位命名,所以稱為手足口病。
而手足口病表現部位的疹子,既不像蚊蟲叮咬后留下的,又不像藥物疹,也不像口唇牙齦皰疹,還不像水泡,所以臨床表現為“四不像”。“根據患者的發病情況,不能斷定是不是手足口病,只能通過醫生的臨床經驗來判斷。”
病因:不講衛生、腸道病毒
據常豫紅介紹,腸道病毒是一種在人體普遍存在的病毒,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比如電梯按鈕、公交車扶手等,人們接觸較多的地方,就有腸道病毒。”常豫紅說,通常情況下,3歲或以下的孩子缺少大人指導,不講衛生,導致病從口入。“特別是吃手的習慣,最容易讓病毒進入人體,引發疾病。”同時,由于機體內本身就有腸道病毒,孩子在受涼、感冒等時,機體抵抗力下降,腸道病毒也可能趁機發難,引發手足口病。
那么,為什么3歲或者以下的兒童容易患病呢?“因為小孩子發育不全,而抵抗力又相對較差,所以他們首當其沖。”常豫紅告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大齡兒童和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很多都通過“隱性感染”,即感染后不發病,形成了抗體,所以以后就不會再復發。
防治:勤換衣物、抗病毒治療
雖說手足口病發病幾率小,危害性還不及流感,但據常豫紅透露,幾乎每年瀘州都會有一個小孩死于手足口病。“主要是在鄉村,大人不重視,得病后一直拖,不遵守醫囑,導致悲劇發生。”常豫紅談到,患者病情較重的,可并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手足口病的防治非常關鍵。預防主要是防止病從口入,大人要知道兒童講究衛生,定時洗手。飯前便后洗手,勤換衣物。“患病孩子會感覺身體不舒服,但是又說不出哪個地方,沒有精神,這種情況就應該看醫生。”常豫紅說,如果確定為手足口病,必須謹遵醫囑,醫院規則治療一般幾天就可以治愈。
- 上一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2014/3/25
- 下一篇:手足口病發病數逐步上升 2014/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