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表明寨卡病毒與胎兒畸形和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8日在其日內瓦總部召開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會議,評估寨卡疫情,并于當天晚間就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聲明說,從上月1日召開關于受寨卡病毒影響的部分地區出現小頭癥和其他神經疾患聚集性病例問題的第一次會議以來,雖然還無法確診寨卡病毒是導致小頭癥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根源,但大量新的臨床和流行病病理學研究有力證明了寨卡病毒與這些病癥的聯系:“委員會強調,更多證據表明寨卡病毒與胎兒畸形和神經系統疾病之間的關聯不斷增強。”
此類疾病地理分布寬、風險群廣,據報道,目前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31個國家和地區均有出現。寨卡病毒已知的傳播方式包括性交和蚊蟲叮咬,其中后者會導致雨季時期的病發案例增加。陳馮富珍總干事指出,畸形胎兒的羊水中檢測到寨卡病毒:“關于與胎兒畸形的關聯,該病毒已在羊水中被檢測到,證據表明它可以穿過胎盤屏障感染胎兒。現在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寨卡病毒具有嗜神經性,會首先影響腦組織,使發育中的胎兒腦干受損。”
迄今為止,只有巴西和法屬波利尼西亞兩地確診了小頭癥。其中,巴西確診由病毒性先天感染導致的小頭癥共計641例,但只有一小部分病例中分離出了寨卡病毒。而此前英國《柳葉刀》雜志發表報告稱,研究發現了感染寨卡病毒會引發罕見神經系統疾病格林-巴利綜合征的證據。格林-巴利綜合征是一種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主要癥狀為四肢軟癱,嚴重時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陳馮富珍當天指出,全球共有9個國家報告稱格林-巴利綜合征確診病例有所上升,目前在法屬波利尼西亞,與寨卡病毒有關的格林-巴利綜合征還沒有死亡病例的記錄,但病情發展迅速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需要入住重癥監護病房長達51天。此外,陳馮富珍還指出,格林-巴利綜合征的涉及人群不僅僅是育齡婦女:“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格林-巴利綜合征不僅影響育齡婦女,也涉及兒童、青少年,在老年人中更為普遍,且略多見于男性,這將會進一步增加衛生系統的負擔。”
陳馮富珍表示,接下來專家們會進一步明確寨卡病毒與相關疾病的因果聯系,但同時也強調,對公共衛生事件的強有力干預不應等待明確的科學證據,而是應及早行動起來。
- 上一篇:“登革熱寨卡病毒病均由蚊蟲傳播” 2016/3/10
- 下一篇:寨卡病毒為何可怕?它能感染殺死大腦干細胞 201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