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舌尖上的刺客”——廣州管圓線蟲病
親朋好友聚餐,生鮮食品備受青睞。在享受舌尖美味的同時,有一種潛藏的“刺客”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廣州管圓線蟲。今天就帶大家全面了解這種食源性寄生蟲病,學會如何保護自己與家人。
廣州管圓線蟲,因最早在廣州的鼠體內發現而得名,是一種主要寄生在鼠類肺部血管的寄生蟲。成蟲形態細長,呈線狀,乳白色。它偏愛溫暖環境,其幼蟲(感染期幼蟲)會寄生在福壽螺、褐云瑪瑙螺(俗稱非洲大蝸牛或東風螺)和蛞蝓等軟體動物體內。
關鍵點在于:人類是它的非正常宿主。一旦感染,幼蟲無法在人體內發育為成蟲,但它們會在體內移行,尤其是鉆入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和脊髓),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主要途徑: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幼蟲的螺肉,尤其是福壽螺和褐云瑪瑙螺,是導致大規模感染的最常見原因。
●其他風險:生食或半生食被幼蟲污染的淡水蝦、蟹及魚類(作為轉續宿主),或在加工過程中交叉污染其他食物。
●接觸風險:處理生的、受感染的螺類或蛞蝓后,未徹底洗手就接觸口鼻,也可能造成感染,兒童尤其需要注意。
感染后通常有1-3周的潛伏期,隨后急性發病。它主要引發嗜酸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癥狀包括:
●劇烈頭痛:最為典型,多為脹痛、刺痛或撕裂樣痛,難以忍受,頸部僵硬與皮膚觸痛。
●發熱、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
●感覺異常:如皮膚有針刺感、蟲爬感。
●嚴重情況:可侵犯腦神經,導致面癱、視力模糊,甚至引發昏迷、呼吸衰竭,有死亡風險。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并有可疑飲食史,務必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阿苯達唑是首選治療藥物,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并配合對癥支持治療。
預防遠勝于治療,請務必牢記以下幾點:
1.徹底煮熟食物:堅決不食生或半生的螺、魚、蝦、蟹等水產品。福壽螺等即使經過爆炒,若時間不足也難以完全殺滅幼蟲。
2.生熟分開:處理生鮮的刀具、砧板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廚具要嚴格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3.注意個人衛生:接觸可能帶有寄生蟲的蔬菜、泥土,或處理螺、蛞蝓后,必須用肥皂和流水徹底洗手。
4.加強環境衛生:消滅鼠類,減少寄生蟲的源頭;同時注意清除庭院內的螺類和蛞蝓。
廣州管圓線蟲病是一種完全可以預防的疾病,核心就在于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守好“舌尖上的安全”。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追求美味不忘健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螃蟹不能這樣吃!有人因此肺、肝等多個器官都壞了! 2025/11/20
